连城小说网

繁体版 简体版
连城小说网 > 1990:从破产酒厂开始 > 第2章 新来的厂长

第2章 新来的厂长

陈明涛强压着心中的欣喜。

这‘承包经营制’正中自己下怀,合同期限三年,到时候这酒厂正好要改制。

完美无缝衔接,自己的先富之路,真是一片坦途。

至于眼下酒厂的这些问题,自己来这儿,不就是解决这些的吗?

在酒行业摸爬滚打了一辈子,陈明涛当然90年白酒行业的困境,各大名酒厂都在‘降度降价’呢,裕和县酒厂没点动作,可不得被淘汰嘛。

他当即拍着胸脯道:“刘局长放心,组织把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我,我一定全力完成!”

刘局长意味深长地拍着陈明涛的肩膀,“好,陈厂长有这信心,我也放心把厂子交给你,在这儿签个字就行。”

陈明涛从包里拿出钢笔,在这份合同上,签下了自己的名字。

正常的‘承包制’是需要收取厂长保证金的,这部分费用,刘局长也贴心地为陈明涛免掉了。

当然,得完成年前的考核,这份合同才算生效。

眼看着心中的大难题,终于有人接手后,刘局长的笑容更甚了,他收回合同给了陈明涛一份,对着门外喊道:“小张,你进来一下。”

不多时,一个戴着眼镜的中年人走了进来。

“这位是裕和县的陈厂长,你等会送他一下。”刘局长看向陈明涛,“这是我秘书张援朝,厂子那边都提前打过招呼了,你直接过去就行。”

到了院子里,张援朝直奔一辆二八大杠而去,陈明涛微微一怔,看了一眼旁边的上海牌汽车,没有多说。

张援朝瞧见这一幕,尴尬道:“这车我不会开。”

“没事,自行车坐着舒服。”陈明涛说。

出了院门,张援朝便顺着民主路一路往西,道路两旁的梧桐树飞速倒退。

见张秘书闷头骑车,陈明涛打破僵局:“张秘书,这裕和县酒厂以前怎么样啊?”

“你不知道?”张秘书显然有点意外,这陈厂长什么都不知道,竟然敢来当这个厂长。

陈明涛尴尬回道:“知道一点,只是没那么详细。”

“裕和县酒厂啊……以前可是咱们县里的纳税大户啊……”张秘书缓缓说道。

不管那些大牌名酒如何的畅销,当地百姓的心里,当地土生土长的白酒品牌,才是记忆里割舍不掉的乡愁。

这裕和县国营酒厂的云山烧,就是本地老百姓的记忆。

在前几年,准确点来说,是88年7月之前,在白酒定价权还没下放期间,国营酒厂的产品是不愁卖的。

本地品牌在当地,是有绝对的话语权,云山烧直接摆在供销社和烟酒专卖店的货柜上。

每年的销售额,也有个几百万的规模。

可定价权的下放,让白酒市场竞争陷入白热化,强者越强,弱者越弱,裕和县酒厂就在这轮竞争中迅速败下阵来。

短短的两年时间,员工数从最巅峰的200多人,降到现在的80多人,大部分离开的人,都是找关系调去了隔壁县的煤矿厂上班。

还有一些人干脆辞职,做起了小买卖。

剩下的的,都是些没门路的,再加之三个多月没发工资,工人的积极性已经降到了冰点。

听完张秘书的介绍,陈明涛心中有了数。

这当务之急,得先解决员工的工资问题,放在其他行业可能一筹莫展,白酒可是硬通货,只要价格合适,不愁卖不动。

这云山烧是清香型白酒,陈明涛之所以愿意来山西,除了厂子过几年要改制外,便是看重了这一点,这清香型的白酒产量大啊。

别的浓香型白酒需要两到三个月的发酵期,大曲清香的发酵周期只要28天。

另外,清香型是地缸发酵,压根就不需要什么老窖,想要扩产很容易。

清香型的酒,主打就是一个周期短、出酒率高、成本低,量大从优。

不过,在陈明涛看来,这工艺还有优化的空间,如果从大曲清香改成麸曲清香,发酵时间可以缩短到15天。

这也是他未来对酒厂的规划,定位就两个字,走量。

当然,这前提是要能把酒卖出去,得先恢复以前的销售渠道,否则一切都是空谈。

只有卖出去的才是钱,放在仓库里的酒,啥也不是。

自行车晃晃悠悠,从柏油路上了碎石路,张秘书说了一路,终于在最后一声叹息后,到了目的地。

“唉,到了,这就是咱们县的酒厂,以后就靠陈厂长了。”

话虽这么说,他可不信刚毕业的陈明涛能把这厂子盘活。

陈明涛跳落车,打量起了眼前的酒厂,大门是两扇锈迹与暗绿色油漆斑驳交织的铁门,一侧挂着白底黑字的竖长木牌:“地方国营裕和县酒厂”。

厂区围墙是灰砖砌成,墙头上长着几蓬倔强的野草。

还未进门,一股浓郁、酸甜中带着醇厚的酒糟气味便扑面而来,将这方空气浸染得格外沉甸。

陈明涛嗅了嗅鼻子便笑了,清香型的酒糟,闻起来就是净爽一点。

可下一秒,他便皱起了眉头,眼下还属于夏天,清香型的工艺,应该是在养护地缸不发酵才对啊,这厂子里怎么在酿酒?

夏不酿酒、冬不制曲,这是行规啊。

又向前走了几步,通过大门,能看见几栋敦实的厂房。

最高的那座是烧酒车间,红砖外墙被岁月熏得发暗,墙壁上方开着几排木框窗户,玻璃上蒙着厚厚的蒸汽水垢。

一根砖砌的方形大烟囱静静地矗立着,此刻正冒着蒸腾的水蒸气。

厂区深处露出几排圆拱顶的发酵车间,墙壁上刷着半人高的绿色防腐漆。

空地上杂乱而有序地堆着如山的高粱渣滓,几只土狗在垛子下懒洋洋地打着盹。

张秘书停好自行车,敲着旁边保卫室的窗户说:“同志,开下门。”

屋里的两名保安赶忙出来开门,铁门打开,其中一人堆着笑问:“张秘书,您今天怎么有空来这里?”

张援朝一怔,愣了几秒诧异道:“今天你们新厂长报到,没办欢迎会吗?”

这个消息是张援朝提前一周就提醒了副厂长,今天本就是报到日子,保卫室的人竟然还不知道这事。

两名保安互相看了一眼,各自摇了摇头。

“行,我找你们副厂长去。”张援朝回过头,“陈厂长,咱们进来吧。”

等到两人远去,其中一名保安问:“这就是咱们的新厂长?这看着象个学生啊,这也能当厂长?毛都没长齐呢。”

“来顶缸的,发不出工资,谁来了也没用。”另一人打了个哈欠,“走吧,进去再眯会,待会就下班了。”

进了大门的最前方,便是厂区的办公楼,这是一栋三层的小楼,从层高上看,以前的裕和县酒厂,还真的阔过,那门头上还挂着‘艰苦奋斗’的标语。

张援朝带着陈明涛直接上了三楼的厂办,刚推门进去,几道目光便扫了过来。

“你们副厂长呢?”张援朝站在门口语气不善。

这活儿是局长安排自己通知的,现在人都来了,不但欢送会没有,这厂子好象不知道新厂长要来。

见是张秘书,顿时便有人起身道:“副厂长去粮站了,张秘书找他有什么事?着急的话,我现在就去叫他来。”

张援朝刚想说话,陈明涛便拦住了。

“不着急,张秘书我想先在厂子里逛逛。”

“行吧,行李放办公室吧,就在前面。”

陈明涛顺着他指的方向,提着行李走向挂着‘厂长办公室’的办公室。

办公室里的三人听了这话,皆是愣住了,他们只知道有新厂长要来,只是没想到,竟然这么年轻。

门被推开,顿时一股子的霉味扑面而来,办公室里布置很简单,只有一张老旧的办公桌和书柜,别说沙发了,连张椅子都没有。

桌面上蒙着一层厚厚的灰尘,显然很久没人打扫。

跟来的张援朝脸色愈发的难看,指着办公室问:“这办公室怎么不打扫一下,椅子呢?”

颤颤巍巍的声音响起:“张秘书,我们也不知道新厂长要来啊。至于那个椅子,赵副厂长的坏了,所以借了厂长的椅子。”

闻言,张秘书就要发怒,倒是被陈明涛拦了下来。

他把行李放在墙角,笑着看向三人。

“麻烦帮我把办公室打扫下,张秘书,我们去厂里看看吧。”

见陈明涛不想追究,张秘书也没多说,带头朝着门外走去。

等到了门口,陈明涛停下脚步回过头,“对了,记得帮我把椅子拿回来。”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