连城小说网

繁体版 简体版
连城小说网 > 发现女领导秘密后,我逆袭官场 > 第153章 是否合规

第153章 是否合规

唐逸面色平静:“杜书记,我来是为了云窠乡修路资金申请的事。

“修路?”杜维方眉毛一挑。

“想法不错。不过,基层干部还是要脚踏实地,一步一个脚印。不要刚做出点成绩就好高骛远,想着大兴土木。县里没给你们支持吗?”

“县里支持了部分,但资金缺口还很大。听说有一笔配套资金卡在市里流程…”

“流程嘛,自然有它的道理。”杜维方打断他,语气轻描淡写。

“市里资金也紧张,方方面面都要统筹。每个乡镇都像你们这样跑来要钱,我们这市委市政府还怎么开展工作?”

他向前凑近半步,声音压低,却带着清晰的冷意:“唐逸,你在下面怎么折腾我不管,但到了市里,就要守市里的规矩。”

“有些钱,不该你要的,别伸手。有些人,不该你碰的,别得罪。明白吗?”

说完,他不再看唐逸,对身边的人笑了笑:“走吧,还有个会。”一行人簇拥着他离去。

小陈气得脸色发白:“书记,他这分明是…”

唐逸抬手制止他,眼神沉静:“先回去。”

回到县里,唐逸没有回乡,首接去了阮晴办公室,将市里的情况,尤其是遇到杜维方的事情说了一遍。

阮晴听完,沉默片刻:“杜书记的态度不意外。他卡这笔钱,既是敲打你,也是做给我看。”

她看向唐逸:“现在你有两个选择。第一,放弃,用县里那点钱,能修多少修多少,或者再等机会。”

“第二,继续争取,但这意味着你可能要首面杜维方的压力,甚至得罪更多人。”

唐逸没有犹豫:“路必须修。阮县长,有没有可能绕过市财政局,或者从其他渠道申请?”

阮晴沉吟道:“常规渠道很难。除非…能找到省里对口部门的专项扶持资金,或者引入社会资本。”

“但前者需要极强的门路和项目竞争力,后者…云窠乡的条件,对资本吸引力有限。”

离开县政府,唐逸陷入沉思。

省里的门路?他想起沈薇,启明资本的老板,她或许有省里的人脉。

社会资本?周总监的“臻味坊”或许可以谈谈,但修路投入巨大,远超一个企业的能力范围。

正当他权衡之际,手机响了,是周总监打来的。

“唐书记!哎呀,听说您想修路?遇到麻烦了?”周总监的大嗓门一如既往。

唐逸有些意外消息传得这么快:“周总消息灵通。是有些困难,资金缺口比较大。”

“缺多少,您说个数!”周总监首接问道。

唐逸报了个大概数字。

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,随即周总监的声音再次响起,带着点咬牙跺脚的狠劲:

“妈的,这杜维方真不是东西,专卡老百姓的脖子!”

“唐书记,这笔钱,我老周个人借给乡里,无息,路修好了,咱们茶叶运输更方便,我这生意才能做得更大更长久的嘛,就当提前投资了!”

唐逸一愣,没想到周总监如此仗义:“周总,这…数额不小,而且修路是政府项目,民间借贷程序上…”

“哎呀,规矩是死的,人是活的嘛!走借款流程,签正规合同,算乡政府向我借款用于基础设施建设,这总行了吧?”

“我相信您唐书记的人品,就这么定了,我马上让财务准备钱!”周总监风风火火,根本不给唐逸拒绝的机会。

挂了电话,唐逸心情复杂。周总监的雪中送炭解决了燃眉之急,但也意味着乡里背上了一笔债务,并且彻底得罪了杜维方。

他将情况向阮晴做了汇报。阮晴沉吟良久,最终表态:“周总监的借款,如果手续合规,可以作为启动资金。”

“县里这边,我会尽量协调其他资源给予后续支持。至于杜书记那边…既然选择了这条路,就要有承担后果的准备。尽快把路修起来,用事实说话。”

有了资金,修路项目迅速启动。勘测、设计、招标紧锣密鼓地进行。唐逸几乎泡在了工地上,协调村民征地补偿,监督施工质量,忙得脚不沾地。

消息很快传回市里。

杜维方办公室内,他听着下属关于云窠乡修路项目己经启动的汇报,脸色阴沉。

“资金来源查清楚了吗?”

“初步了解,是云窠乡政府向一家本地企业‘臻味坊’的借款,手续…表面上看起来合规。”

“合规?”杜维方冷笑一声,“一个贫困乡,擅自举债大兴土木,这里面有没有违规操作,有没有利益输送,值得深究嘛。”

他拿起内线电话:“给我接审计局的刘局长…嗯,老刘啊,近期对基层政府性债务的审计要加强一下,特别是某些盲目举债、可能造成重大债务风险的典型,要重点关注,防患于未然嘛…”

周总监,大名叫周大勇,人如其名,做事带着一股子豁出去的勇猛劲头。

他的借款像及时雨,让云窠乡修路工程得以破土动工。挖掘机和压路机的轰鸣声打破了山乡的宁静,也点燃了村民的希望。

唐逸几乎以工地为家,协调征地、监督进度、检查质量,事无巨细。

他深知这笔钱来之不易,更知道无数双眼睛在盯着,其中不乏等着看笑话的。他必须把这条路修成经得起检验的标杆。

然而,杜维方的反击来得又快又狠。

工程推进不到三分之一,市审计局的工作组突然进驻云窠乡,名义上是“加强对基层政府性债务的常态化审计监督,防范债务风险”。

带队的审计组长姓郑,面无表情,公事公办的语气下透着不容置疑的严厉。

“唐书记,根据相关规定,乡镇一级政府举借债务有严格的程序和上限限制。”

“你们向臻味坊公司的这笔借款,虽然走了合同,但数额巨大,是否经过县级主管部门和人大的正式审批?风险评估和还款计划是否完备?”

审计组驻扎下来,调阅所有账目合同,约谈相关人员,包括乡财政所的干部、项目负责人,甚至私下找了一些村民询问情况。

原本热火朝天的工地气氛瞬间变得压抑起来,施工进度明显放缓,流言蜚语开始在乡里流传。

“听说唐书记乱借钱,被上面查了?”

“这路不会修一半就黄了吧?”

更麻烦的是,审计组的深入调查,让一些原本隐藏在程序下的瑕疵被放大。

虽然唐逸极力坚持规范,但为了尽快启动项目,某些环节确实存在“特事特办”的情况,此刻都成了审计报告上的“问题”。

最终,审计组给出了初步意见:云窠乡政府此举涉嫌违规举债,超越审批权限,要求立即暂停项目,进行整改,并建议县里对相关责任人进行问责。

一纸暂停令送到了唐逸的办公室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