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苍生一声令下,李家众人立刻整理仪容,以最郑重的姿态前往府门相迎。
不多时,便见太后苏瑾瑜的凤驾仪仗缓缓停驻,太后在一众宫女的簇拥下款步而来。
今日她衣着虽依旧雍容华贵,却比昨日少了几分正式,多了几分家常的亲和。
“臣等,恭迎太后娘娘!”以李苍生为首,李府众人齐齐拱手行礼。
“李首辅、亲家们、还有圣渊,都不必多礼。”
太后笑容和煦,亲自虚扶了一下李苍生,“今日哀家前来,仍是叼扰了。”
“太后娘娘驾临,令寒舍蓬荜生辉,何来叼扰之说,快请入内上座。”李苍生侧身引路,态度谦和而不失气度。
众人重回正厅,分宾主落座。
寒喧几句后,话题便自然而然地转到了定亲之事上。
因双方早已相识,且李圣渊与慕卿柠、慕诗柠姐妹情意深重,省去了许多不必要的试探与客套,直接进入了实质性的商议阶段。
“昨日与老首辅和李大人、夫人商议,都觉得此事宜早不宜迟。”
太后开口道,目光温和地扫过李圣渊,“只是这日子,需得仔细挑选,既要合天时,也要顾全朝廷体统与两家颜面。”
李苍生抚须点头:“太后娘娘所言极是。老夫已请钦天监查阅历法,初步筛选了几个吉日,还请太后娘娘过目定夺。”
说着,便有下人呈上一份红笺。
太后接过,与李苍生、李牧等人细细商议起来。
李圣渊作为当事人,也在一旁静静听着,偶尔发表意见。
闻人青璇与苏婉音则更多是从礼仪细节上补充,她们都是过来人,有经验。
李若棠则是听得云里雾里的,早知如此,还不如去后院找嫂子姐姐们玩呢……
最终,经过一番斟酌,选定了一个距离现今约有三月的黄道吉日。
时间既不至于太过仓促,能让双方充分准备,也不会拖得太久,平添变量。
“三月之后,春光正好,万物复苏,确是个好兆头。”
太后满意地点点头,随即又微微蹙眉,“只是……陛下与平阳身份特殊,一同与圣渊定亲,乃前所未有之事。”
“这定亲的流程、仪仗,乃至圣渊日后在宫中的称谓、礼制,都需仔细斟酌,以免惹人非议,也需堵住天下悠悠之口。”
李牧沉稳接话:“太后娘娘考虑周详。此事关乎国体,确需谨慎。”
“臣以为,可令礼部与宗人府共同拟定章程,既要符合礼制,也需有所创新,以应此特殊情况。”
“亲家所言甚是。”太后颔首,微微一笑,“此事哀家回宫后便会着手安排。”
接下来,众人又就下聘的规格、定亲当日的流程等细节进行了长时间的商讨。
时间在严谨而和谐的商议中悄然流逝,转眼便到了用晚膳的时辰。
太后欣然接受了李家的挽留,一同用了晚膳。
席间,气氛热闹温馨。
十一岁的弟弟李星河难得见到大哥,兴奋地诉说着学院里的趣事,语气中满是崇拜:
“大哥,学院里的同窗们知道您是我大哥,都羡慕得不得了!”
“他们都渴望能亲眼见您一面呢!”
李圣渊笑着鼓励了他几句,让他好生修炼。
晚膳后,夜色已深,太后方起驾回宫。
平阳公主慕诗柠虽不舍,但也知需回宫陪伴母后,与李圣渊及众人依依惜别后,也随凤驾一同离去。
李家众人将太后与公主送至府门外,望着凤驾远去,方才转身回府。
经过一整日的忙碌与兴奋,大家脸上都带着些许疲惫,但更多的是喜悦与期盼。
然而,就在众人说笑着步入府门,尚未散去之时,一名李府护卫快步上前。
躬敬地双手呈上一封密封的信函,朝李圣渊低声道:
“侯爷,方才有人将此信送至门房,指名要交予您亲启。”
李圣渊微微一怔,接过信函。
信函材质普通,并无特殊标记。
他拆开一看,里面只有薄薄一张信纸,上面笔墨简洁,只写了一个京郊的地址,以及一句“盼君一晤”。
落款处,则只有一个铁画银钩、力透纸背的单字……
裴!
看到这个字的瞬间,李圣渊瞳孔微缩,脸上的轻松笑意瞬间收敛,神色变得凝重起来。
这个名字,勾起了他记忆中一些尘封的往事与警剔。
他立刻收敛心神,对身旁关切望来的家人说道:“爷爷、爹、娘,我有些要紧事需立刻出去一趟。”
李苍生见他神色严肃,心知非同小可,沉声道:
“何事如此紧急?可需府中派人相助?”
“不必,对方只约我一人前去。我去去便回,以我的实力,还是在京城之地,你们不必担心。”
李圣渊摇了摇头,语气果断。
他并未明说信的内容与来人身份,但家人见他如此神态,也知不便多问。
闻人青璇担忧地叮嘱:“圣渊,万事小心。”
“大哥,注意安全!”李星河也喊道。
李圣渊对家人点了点头,不再多言。
身形一闪,便已消失在苍茫夜色之中,朝着信上所述的那个京郊地址疾驰而去。
神色则是有些凝重。
消失了这么久,真的会是你吗?